盘活四模式 通辽借国企之力“耕”出万亩粮田, 2024年,通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空前,实施项目313.7万亩,总投资达77.27亿元。其中春季增发国债项目147.44万亩,秋季超长期国债项目166.26万亩,实施面积位居全区之首。建设过程中,通辽市勇于突破传统,大胆引入国企力量,探索出一条别具一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采用10万亩以上“大标段”集中招标、建设、管理的模式,累计实施面积达48.8万亩,在实践中形成了四种极具创新性和代表性的国企参建模式,为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国企+社会化服务”模式 全链融合提效率通辽市组织土投集团与科左中旗本地国企联合,组建联合体承接21.58万亩建设任务。双方整合当地社会化服务主体资源,对项目区提供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服务。这种全流程一体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建设、管理、运营的深度融合,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国企+产业”模式 产业延伸促发展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延伸产业链,土投集团联合上海华维、深圳中科隆族等公司,累计投入1.7亿元,在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建设智慧灌溉成套设备、设施农业装备等生产企业。产业落地不仅满足了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物资需求,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国企+建后管护”模式 长效管护保效益由中铁十一局与科左后旗本地国企合作,承建12.91万亩项目,从施工利润中提取管护费,保障了项目区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有效解决了农田基础设施后续维护的资金难题,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国企+科研”模式 产学研用促创新在科左中旗2万亩盐碱地治理项目中,中建五局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的产学研攻关。通过整合科研与企业实践,探索出科学有效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应用。通过大标段招标,通辽市成功引入18家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参与施工。建设团队克服冬季恶劣天气,跨区域调度设备,打破冬季施工障碍。目前147.44万亩增发国债项目已全面完工,166万亩超长期国债项目工程量折算进度达48%,4个旗县进度过半,春播前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此外,通辽市正在申报的256万亩项目中,高效节水工程面积242万亩,全部建成后,全市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超1200万亩,水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幅提升。
乌兰察布市交资集团万益物流园区与顺丰速运签约, 近日,乌兰察布市万益物流园区有限公司与内蒙古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就新建乌兰察布市万益物流园区顺丰物流分拨中心项目在乌兰察布市交通运输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双方表示,自2019年万益物流园区运营前期,便展开了初步合作,随着近6年的持续合作,双方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基础和紧密的合作关系,顺丰速运乌兰察布市分拣中心的入驻,有效提升了乌兰察布市区域物流效率与物流服务质量,使得乌兰察布市物流服务覆盖范围与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并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物流领域深入挖掘新机遇。通过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本地区物流经济繁荣发展,为乌兰察布市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作出更大贡献。
汲取深刻教训 深化以案为鉴——通辽市城发集团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4月2日下午,通辽市城发集团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亮剑为民》,参观通辽市纪委监委主办的“不能做的那些事儿——通辽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系列漫画”主题展览。会议以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遵纪守法、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会议强调,集团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党委的各项部署,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意义。一要坚持“严”的基调,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把严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要坚持“常”的意识,持续开展纪法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落实政治责任,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三要坚持“紧”的状态,毫不松懈正风肃纪。认真汲取身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教训,常怀警醒之心,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从根本上筑牢自觉抵制腐败的思想基础。四要坚持“防”的效果,规范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排查廉洁风险点,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按照市委组织部联学共训工作要求,会议邀请市国资委、通华蓖麻公司、霍煤集团党员干部参加。集团本部全体人员,二级子公司班子成员、环节正职、三级子公司负责人及共学小组成员单位党员共计115人参加会议。
呼和浩特市交通集团:清明假期,呼和浩特地铁客运量达71.13万人次, 2025年清明节假期(2025年4月4日至4月6日),呼和浩特地铁客运量71.13万人次,日均客运量23.71万人次。其中,1号线完成客运量34.58万人次,2号线完成36.55万人次。清明假期,呼和浩特地铁调整发车间隔,增加运力投入。地铁1、2号线首班车发车时间6:00,末班车发车时间22:00。高峰时段15:00-20:00发车间隔6分钟,10:00-15:00发车间隔8分钟,其余时段发车间隔10分钟。
乌兰察布市外经贸公司首列国际铁海联运进口亚麻籽顺利抵达七苏木站, 4月5日,乌兰察布市外经贸公司首列铁海联运进口亚麻籽班列顺利抵达乌兰察布七苏木站。这是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首次通过铁海联运模式完成的亚麻籽进口业务,标志着中俄跨境物流通道效能再升级。该批货物自俄罗斯车里亚宾斯克启运,通过铁路运输至海参崴港后转海运抵达天津港,最终经铁路转运至乌兰察布七苏木。全程采用“铁路+海运+铁路”的多式联运模式,实现了跨境运输无缝衔接,有效提升了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集散能力。下一步,乌兰察布市外经贸公司将锚定“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任务目标,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多式联运合作,不断开拓创新运输模式、优化物流通道,助力乌兰察布市外向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市交通集团地铁运营公司启动2025年节能改造行动, 为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积极响应节能减排政策号召,近日,呼和浩特市交通集团地铁运营公司召开2025年节能改造升级行动现场启动会,围绕“特色化改造,精细化管理,助力呼和浩特地铁节能减排工作再升级”主题,正式吹响2025年新一轮节能攻坚的号角。节能改造升级行动作为呼和浩特地铁2025年重点工作项目,要在2024年节能改造工作基础上,针对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共计44座车站的客流特点、环境需求和设备运行状况,再次制定“一站一方案”,重点调整自动售票机区域照明灯具位置确保方便乘客购票及合理配置人员流动较少区域照明灯具布局等一系列精细化、特色化实施方案,确保节能减排精准落地。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责任,更与乘客出行体验息息相关。在推进节能减排过程中,要始终以服务乘客为核心导向,根据自然光线和人流量,科学合理地调整照明灯具布局和亮度,实现节能降耗与乘客舒适度“双提升”,让绿色出行更有温度。
“化春雨润民心”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团惠民演出助力乡村振兴, 3月17日至4月1日,呼和浩特市文旅投集团晋剧院“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在土默特左旗圆满收官。这场持续16天的文化盛宴,足迹遍及10余个乡镇,为当地群众送去了20余场精彩演出,惠及观众逾万人次,用传统戏曲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本次演出精心排演了《鞭打芦花》《嫁衣案》《清风亭》等经典剧目。《鞭打芦花》以“闵子骞单衣顺母”的典故,通过婉转唱腔展现中华孝道精髓;《嫁衣案》融合悬疑与伦理元素,在跌宕剧情中传递善恶有报的朴素真理;《清风亭》则以“雷打张继保”的悲剧,引发观众对亲情与感恩的深刻思考。演员们凭借扎实的“唱念做打”功底,让村民们在家门口感受到晋剧“一声吼破三江水”的艺术张力。此次文化惠民演出,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更构建起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阵地。通过“戏曲+乡村”模式,晋剧院将忠孝节义的价值观融入艺术表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呼和浩特地铁联合市图书馆开启“数字新阅读”北疆文化新篇章, 即日起,呼和浩特地铁与呼和浩特市图书馆跨界合作,以“阅读北疆 书香青城”为主题,在地铁新华广场站、内蒙古博物院站、将军衙署站、呼和浩特市体育场站、诺和木勒站、东影路站、呼和浩特站同步启动智慧阅读服务,将原有的车站空间转化为沉浸式文化驿站,让书香随铁轨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一面面科技感十足的“数字图书墙”成为乘客驻足的新亮点。通过“云端书库+即时阅读”模式,乘客只需手机扫码,即可解锁涵盖影视原著、名家经典、热门网文等千余册电子书及有声资源。“数字图书墙”还特别设置了“精品分类听”栏目,乘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精细化、个性化的分类中选择有声书籍,候车的碎片时间,瞬间转化为与余华《活着》共情、随《三体》探索宇宙的深度阅读体验。“数字图书墙”的图书资源将会持续更新,满足不同年龄段乘客的阅读需求,提升地铁文化属性,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让书香弥漫青城的每一个角落。创新实践不仅宣传了“北疆文化”,更以轨道交通为纽带,让全民阅读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未来,呼和浩特地铁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文化体验,为呼和浩特市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通辽市国资委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 4月1日至2日,通辽市国资委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读书班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精神。读书班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任志国主持读书班并讲话。会议要求,通辽市国资委党委及各级党组织要深化认识,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把握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推动国资国企作风能力实现新转变新提升。要注重结合,把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市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同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完成“五大任务”、实施“六个工程”、开展“六个行动”有效融合起来,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同抓好“扭亏治亏”工作融会贯通起来,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会议强调,通辽市国资委党委及各级党组织要持续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紧密结合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找准学习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要聚焦问题导向,做到“学查改”一体推进,在“学”中知敬畏、在“查”中找差距、在“改”中求实效,推进国资委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着力推动工作落实,推动改革发展见行见效,聚焦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加强统筹谋划,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及时发布学习动态、工作进展和典型经验,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宣传效果,切实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通辽新篇章贡献国资国企力量。